摘要: “童谣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儿时唱过的歌谣!” …… 10月9日,名家童谣课正式开讲,成都市作协副主席、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廖小琴和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特级教师邱易东,先后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第三...
“童谣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儿时唱过的歌谣!”
……
10月9日,名家童谣课正式开讲,成都市作协副主席、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廖小琴和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特级教师邱易东,先后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附属小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堂,与孩子们共同感受童谣的魅力,倾听来自成都的文明童谣声音。
在两位名家与孩子们的一问一答间,我们也逐渐了解了最温暖的童谣意蕴:童谣,短小而优美,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时,在这座雪山之下的公园城市里,孩子们也在用最炙热最纯真的童谣,表达着2100万成都人民对党最真挚的情感。每一首童谣都是孩子们和音乐爱好者们对成都的热爱,并助力着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这份来自成都孩子的礼物,也受到了网友们的欢迎,在“成都儿童团”官方账号上,有337.12万网友在线观看童谣主题班会直播,延续了这份童谣的美好。
小小童谣大家说
名家与孩童共话成都童谣
在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附属小学和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的课堂上,由廖小琴主讲的《童谣真呀真有趣》名家童谣课正在进行。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廖小琴先抛出了一个疑问:什么是童谣?大家都听过什么经典的成都老童谣?
听到了老师的问题,孩子们先是低头思考,随后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
“童谣就是爸爸妈妈儿时唱过的歌谣,后来又唱给了我们听!”
“我听过的老童谣有《外婆桥》,就是摇啊摇摇啊摇,要到外婆桥”
……
一瞬间,有关于童谣的话题在课堂上被点燃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心中的童谣,廖小琴也分享起了自己关于童谣的记忆。
从几十年前的成都街巷,到如今成都的跨越式发展,从交通出行,到文化教育,一系列翻天巨变和惠民利民政策举措,在一首首童谣中被体现了出来,歌唱成都的文明之风伴随着名家的讲述走进了校园中。
“童谣的语言活泼,讲究押韵,它内容浅显,通俗易懂,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想象丰富又有趣好玩。”廖小琴说,童谣能帮助我们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养成天真活泼、爽朗等性格,丰富词汇,增强表达,陶冶品行,滋养心灵,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另一边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堂上,邱易东也正在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着自己对童谣的理解。
“就拿同学们都熟悉的童谣《外婆桥》来说,童谣不仅有诗的语言,还有生动活泼的画面,以及温馨的感情,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
337万网友在线观看
童谣唱出天府新风潮
三所学校,180分钟课堂,伴随着优美上口的童谣,孩子们与老师们沉浸在一个个动人的童谣故事中。
令人惊喜的是,还有337.12万名网友也同时在线观看,与孩子和老师们一起体会童谣之美。
童谣是孩子的诗、是孩子的故事、是孩子的音乐天堂,生动地展现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一首首童谣,是真实的口头历史,也是温暖的情感传承。
这些丰富有趣的童谣,借助儿童的吟唱巧妙地用音乐语言把他们的小小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也影响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从今年8月起,由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谣唱公园城”2022年成都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暨传唱推广活动全面展开。
伴随着活动的进程,一首首优秀的童谣如雪片般纷至沓来,歌颂着成都的烟火气、幸福感,记录着这座文明城市与公园城市的街头巷尾,讲述身边快乐的趣味生活,将公园城市之美融入童谣意境之中,展示着城市变迁。
一首首激励着青少年奋发图强、爱城爱国的童谣,为党的二十大轮番唱响。
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人们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而一首首优美的童谣,也正成为孩子们记录成都幸福生活,传唱文明成都时代发展的崭新力量。
错过了名家童谣课?
10月9日—10日,为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解童谣创作的相关知识,廖小琴、邱易东两位名家带领孩子们进行经典童谣的赏析,提升音乐文学素养及创作能力,三场名家童谣课同时吸引到了337.12万网友在线观看。
这三场火爆的名家童谣课,你也看了吗?
文 薛北